关于雨果,高尔基写道:”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像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

《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小说的很多章节,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如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命运,以及滑铁卢战役,1832年巴黎的街垒战等,都写得比较真实。警探沙威的形象,除了他最后的人性复活外,基本上也是现实主义的。但是《悲惨世界》里浪漫主义的特色。仍然十分鲜明。

在小说中,雨果用最动人的词句歌颂革命起义,赞美起义者的英雄行为。不过,革命战斗的思想在雨果的思想中,毕竟是次要的。他在小说中所肯定的和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是人道主义的原则。仁慈、善良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冉阿让的一生就是由人道主义思想贯穿起来的。雨果有时也不反对起义和战斗,但他认为革命和战斗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道主义思想,是不得已采取的手段。共和主义者的领袖安若尔拉斯说:“朋友们,我们所生活的和我跟你们说话的时刻是一个黑暗的时刻,但是我们是为未来付出这可怕的代价的。革命——就是我们为了这个光明未来所必须缴纳的通行税。”他的话非常清楚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

小说里对人民起义的描写,仿佛是一首庄严的颂歌,这些衣衫褴褛被资产阶级视为贱民的人,现在都像巨人一样参加战斗。雨果说,这一场战斗堪与特洛伊围城战相比。起义者表现出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80岁的老翁马贝夫为了升起被敌人排枪打掉的红旗,冒着弹雨攀上街垒。巴黎街头的流浪儿小英雄格夫罗舍热爱革命、视死如归,在替战斗者到街垒外去收集子弹时被敌人射中,壮烈牺牲。临死时还唱着嘲笑官军的歌曲。

但作者过度重视道德的感化,比如说沙威,他是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和冷酷残忍的爪牙,这个铁石心肠的罪人不断地迫害那些穷苦的平民百姓。他认为对社会秩序构成危险的人,他都要加以迫害。一直残酷迫害主人公,是造成芳汀悲惨死亡的直接罪人。他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最后被战士捉住。但在执行枪决时,主人公却把他放走了。这时,他发现多年迫害的苦役犯却是个高尚的人,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于是。他在痛苦中选择了自杀。在雨果看来,他的自杀就是善对恶的胜利,但是这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作者过于美化神父的作用,他们的仁慈可以感化一切。这是对基督教文明的一种宣扬。但这种宣扬实际上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

无论无何,雨果的作品一直是现实主义的高峰,法国作家的伟大在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道主义光辉,这方面雨果无疑是伟大的。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版权所有©蝈蝈星空          版权所有©笑傲江湖之小鱼儿          豫ICP备2022001021号-2          豫公网安备4101030200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