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

播放视频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线上精品开放课程。本课程登录四大教学网站:学银在线、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管理服务平台。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从国际贸易现象出发,重点介绍国际分工理论、古典贸易模型、新古典贸易模型以及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要素流动及跨国公司投资等概况。主要介绍和讲解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H-O理论、里昂惕夫悖论、H-O-S理论、标准贸易模型、罗伯津斯基定理、坎姆模型、规模经济理论、钻石模型、关税效应、进口配额、跨国公司垄断与竞争、要素流动等贸易理论模型。

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第一,解决了《国际贸易理论》优质资源问题。本课程组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极大丰富了课程资源尤其是线上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翻转课堂进行深度有效学习。第二,解决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问题。构建师生同构共生的课堂生态。第三,解决了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问题。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延伸和应用。本课程把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模式,把知识的认知放课堂之前,把知识的内化放课堂之中,整合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势,积极推动高校“课堂革命”,落实“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本课程资源丰富

本课程储备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教案、讲义、教学日历、课程视频、习题库、试卷库、图片、作业等优质海量资源,体现出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有国内外经典参考教材,还有课程组老师精心准备的PPT课件。同时,课程组还搜集了众多的国贸和经济学网站,也为在线开放课程提供有益帮助。所有教学资料全部适合网络共享及网上公开使用。主要包括:

1.基本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方法、重点难点、课程介绍、教师队伍、电子教案、标准讲义等线上资源。

2.讲课微视频:主要包括40个知识点微视频。这些视频资源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精准讲解,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发展变迁。通过视频,学习者就可以完整理解本课程知识精髓。

3.PPT课件资源。包括839节内容的所有PPT电子课件。

4.作业试题库:每章之后都有配套的测验试题库。课程组教师根据多年的积累和搜集,汇编了超过800道试题,考试题库297道。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单题、名词解释、讨论题、计算题等。可以多角度多元化测试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程度。

5.试卷库:根据线上开放课程特点,课程组老师编制了15套试卷。基本满足学习者的测试要求,以后还会不断补充。

6.其他资源。主要包括历史图片、他山之石(包括众多的搜集到的其他学校教师电子课件等内容)、推荐视频(主要包括搜集到的有关贸易理论、历史、实践、政策等视频)及网络学习方法等内容。

7.二维码教学资源。将现代教育工具融入在线教学,利用速课制作完成8讲国际贸易理论移动端课件,利用草料二维码制作了多次课程作业,利用问卷星制作了课程测试。

国际贸易理论

主要学习方法

国际贸易是标准的应用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解释。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从国际贸易现象出发,重点介绍国际分工理论、古典贸易模型、新古典贸易模型以及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要素流动及跨国公司投资等概况。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主要学习方法如下:

1)我思故我在:伟大的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在研究哲学,思索理论时说,我思故我在。而学生们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追寻真理时,仍然离不开我思故我在。

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体系,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新贸易理论等,还涉及到贸易政策和贸易实践。这些理论、模型与实践的学习,既是对理论的探索,也是对实践的验证。不仅仅要了解贸易条件的范围,还要掌握贸易对于双方的收益;不仅仅要掌握跨国公司的投资,还需要掌握关税对企业福利的影响;不仅仅要考虑企业的垄断和竞争,还要思考贸易模式的确定。这些都需要思考,需要辩论,需要探索。

2)书山有路,大道至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如果你要获得成功,只有勤奋才是唯一的路径,如果你要到达成功的彼岸,只有灯下苦读,才是唯一出路,如果你要在国际贸易知识海洋中畅游,掌握通往贸易理论体系的通天大道,唯有刻苦、努力和奋斗才是唯一的航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爱因斯坦也说:自然界喜欢简单。国际贸易理论是一门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们通过学习,应该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国际贸易大大小小理论有40多个,这么多理论知识,实际上都是围绕贸易的原因、贸易模式和贸易收益展开分析的,同时以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分析为假定前提,以机会成本为核心进行研究。理解了这个大道,贸易模型和理论知识学习就会充满乐趣。

3)均衡分析方法:国际贸易理论有规范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有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分析方法,当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还是均衡分析。均衡分析又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什么是局部均衡分析呢?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国际贸易简史

1)古代的世界贸易

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人类文明就开始在中东产生。除了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发源于中东以外,农业、城市、贸易也最早从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开始。这个时期,腓尼基、希腊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区域。到公元100年左右,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中东的帕提亚帝国、印度的贵霜帝国以及中国的汉王朝分别发展成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最初的国际贸易,更确切地说是地区间贸易也由此产生。当时各地区之间交换的物品主要有罗马的亚麻布、金银铜锡、玻璃,印度的香料宝石和中国的丝绸。其中主要的产品是丝绸,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之间的丝绸之路。一直到14世纪,地中海都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地区。同时,以布鲁日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海和波罗地海贸易区,还有德意志北部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汉萨贸易区,以及不列颠贸易区。这些贸易区不仅有大量的区内交易,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很密切。与此同时,亚洲也形成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区,(插入PPT4)包括以中国、朝鲜和日本为主的东亚贸易区,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等国的东南亚贸易区,以及以印度为主的南亚贸易区。中世纪的贸易,主要存在于几个帝国区域之间,海上通道则主要从地中海,经红海和印度洋到印度,或从波斯湾经阿拉伯海到印度。在15世纪前,整个国际贸易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按自愿交换的原则进行。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只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补充。

2)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如果说,15世纪前的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的话,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由此产生的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则大大发展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开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加上新的航海设备与技术,欧洲人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也就成为自然的结果。其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 迦马开辟到达印度的新航路,以及麦哲伦船队环绕世界一周最为著名。随后,欧洲国家又陆续开辟了一系列通往四方的新航道,发现了大片前所未有的新土地。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实际上是把原来各自发展的各国联系起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也由此发展起来了。为了适应新的大规模的贸易,欧洲建立起专门在全世界从事贸易活动的新型合股公司。这些公司中最著名的有荷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荷兰、法国的西印度公司。另外,地理大发现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同时,黑奴贸易泛滥成灾,殖民者获得了巨大利益。地理大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欧殖民扩张,虽然残酷,但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这段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

3)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16世纪到18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和各洲之间贸易的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欧洲从海外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富,积聚了大量的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从而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尤其是美洲市场的开发使得对欧洲工业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欧美之间的贸易大大促进了欧美国家以分工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经济实力的加强。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并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工具促进了贸易的惊人发展。工业革命以后,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此前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的将近10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倍多。然而,仅在1800年到1870年的70年中,世界贸易就增长了6.7倍,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世界出口总额仍然从51.3亿美元增加到184亿美元,增长了将近2.6倍,年平均增长率仍然达到6%。经过工业革命,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了一个以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欧美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世界贸易的基础已不仅仅是各国的天然资源。各国生产技术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异成为决定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

4)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波动和萧条的一段时间。两次世界大战和几次大的世界性经济衰退,大大削弱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贸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缩减了40%,直到1924年才略超过战前水平。紧接着是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世界贸易量又一次大幅度下降。加上这一时期各国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国际贸易一直处于萎缩状态,这种状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得到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又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增长,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的实际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在各国的GDP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世界贸易格局基本形成,欧盟,美国,东亚是世界贸易中心。中国货物贸易2013年居全球首位,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服务贸易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居全球第2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将不断取得新成果。

重商主义体系的形成与崩溃

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萌芽,并开始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

从时间上看,重商主义可以说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步。同一时期产生两种社会思想──人文主义和重商主义,其中有其深刻的根源,当时社会上追求商品生产更快发展,追求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和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这是重商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重商主义的产生和更深层次的背景,却是在追求商业资本增加、追求货币积累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所引起的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变化,旧式贵族变成了真正的商人,这反映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变化。重商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

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货币—商品—货币的循环运动。重商主义是和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以及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同步进行的,所以也主要流行于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

我们重点阐述一下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思想:首先是财富观: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攫取金银,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和实力的大小的唯一标志是金银等贵金属的多少。其次重商主义者认为,增加对国内金银的开采、开展对外贸易或者掠夺是扩大财富的途径: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除了开采金银矿外,认为商业是获得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贸易顺差可以实现财富的增长。 他们认为,国际贸易中一国的盈利就是另一国的损失,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因此,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和贸易。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又称为重金主义。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和法国孟克列钦。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法国财政大臣柯尔贝尔和英国人托马斯·孟。他们把商品和财富联系起来。托马斯.孟有句名言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总体上主张贸易顺差,但不必每一项贸易都是顺差。他们强调贸易顺差是取得金银的手段,货币只有投入流通才会增值。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15-17世纪,重商主义在欧洲大陆盛行,欧洲一些大国制定了许多重商主义政策,目的是抑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保证自己国家的利益。主要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对金银进行管理,禁止出口。西班牙法律甚至规定,运金银出口者处死刑。对殖民地的贸易进行独占垄断。比如,英国航运法规定,殖民地输出和殖民地输入的货物,都必须用英国船舶。创立了征收关税制度,进口征收高关税,出口免税或退税。他们还奖出限入,原料进口鼓励,原料出口禁止。英国禁止活羊、羊毛、毛纱的出口,对于出口者,甚至处断臂至死刑。英国航海法还规定,除欧洲货物输入英国时允许用原产国船舶外,一律用英国船只。同时,重商主义政策还包括扶植手工业。招聘外国技工,禁止优秀技工离开本国,鼓励人口增殖,压低工资。改善信用制度,扶持对外贸易。

在很大程度上,重商主义反映的是商业资本利益的一种经济观点和经济政策,它从现实生活去研究问题,把观察到的经济现象以简单的综合、整理、分析和归纳,最后得出一系列经验主义的结论。因此,严格地说,重商主义还不能称之为一个学派,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它没有学派的领导人物,也没有专门受业传道的门徒;第二,它没有经院学者之间那样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第三,重商主义者分布很广,构成复杂,其中有银行、运河、工业和殖民冒险事业的发起人;第四,重商主义者相互之间也缺乏或根本不存在交流;第五,重商主义缺乏统一完整的分析体系,也缺乏基本的分析工具。尽管重商主义在一些国家获得了成功,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如法国实行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农业经济遭到破坏,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当亚当斯密构建了近代经济学体系,并创立了绝对优势理论后,重商主义的辉煌就宣告结束了。

国际贸易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认为实行自由对外贸易可以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密切结合,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李嘉图把斯密的自由对外贸易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国际自由贸易学说。李嘉图强调,进出口贸易要尽可能自由地进行,自由主义国际贸易政策是最明智和最稳妥的政策,是实现一国人民高度富裕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国际贸易不能以别国的贫困而使一国繁荣。他反对国际贸易施加种种限制,认为限制国际贸易的政策不利于一国致富。只有实行不加限制、充分自由的贸易政策才能最有效地促进一国经济福利的增长。

斯密创立的绝对优势学说有很大局限性,两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如果一国两种商品生产都具有绝对劣势,是否可以参与国际分工而获益呢?按照斯密的逻辑是无法分工的,而李嘉图的相对优势学说给出了明确答案。

比如斯密在提到分工理论时给出一个例子,鞋匠和裁缝,鞋匠有制鞋优势,裁缝有做衣服优势,可以进行分工。但如果一个人制鞋和做衣服都比另一个人强,该如何分工呢?根据李嘉图的理论,这要看两人在两种职业上的劳动生产率相差多少。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在制鞋上强三分之一,而在做衣服上只强五分之一,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应该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应该去做衣服。这样的分工对双方都有利,也是资源的最佳配置。

国际分工环境中,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劳动成本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劳动成本优势,两国照样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双方各自选择自己比较成本低的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尽力扩大生产、加强出口贸易,照样可以保证贸易双方的互惠互利。即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相对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最根本原因。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和出口比较优势产品,进口比较劣势产品。

李嘉图在阐述自己比较优势理论时列举了一个著名例子。英国和葡萄牙都生产毛呢和葡萄酒。其中英国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100小时,生产1单位葡萄酒需要120小时,葡萄牙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90小时,生产1单位葡萄酒需要80小时。显然,无论生产葡萄酒还是呢绒,葡萄牙都具有绝对优势。按照斯密观点是无法分工生产的,但李嘉图认为,尽管葡萄牙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优势程度有差别,葡萄牙生产酒的优势更大,呢绒优势较小,因此照样可以分工。分工的结果是葡萄牙生产优势更大的酒,因为葡萄牙酒具有相对优势,英国生产呢绒,因为英国生产呢绒的绝对劣势较小,换言之,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具体而言,分工贸易前英国220小时可以生产1单位呢绒和1单位葡萄酒,但分工贸易后,英国220小时全部生产呢绒可以生产2.2单位呢绒。相似的,分工贸易前葡萄牙170小时可以生产1单位呢绒和1单位葡萄酒,但分工贸易后,英国170小时全部生产酒可以生产2.125单位葡萄酒。这样,分工的结果是呢绒和葡萄酒的生产率都得以提升。如果进行贸易消费,双方也都可以获得收益。

比较优势理论证明,无论一个国家是否商品具有绝对优势,都是可以进行分工生产的。比较优势理论比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说服力。双方进行分工生产后再进行贸易往来都可以获得收益。但显然贸易收益大小是不一样的,这个取决于贸易条件或交换价格。这个贸易条件如何确定,李嘉图当时受条件所限制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这一任务最终由穆勒完成。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穆勒完全赞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有些商品自己是完全可以生产出来的,为什么也要进口呢?这是因为从国外进口比自己生产便宜”。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真正的原因”,“尽管英国同波兰相比在毛呢和玉米生产上都具有优势,英国还是应该用它生产的毛呢从波兰进口玉米;尽管葡萄牙同英国相比可以用较少的劳动与资本生产棉花,英国还是应该用它的棉花交换葡萄牙的葡萄酒”。约翰·穆勒得出了一个明显不同于他的前人的结论:“对外贸易唯一的直接利益寓于进口之中,通过进口,一个国家得到了要么它自己不能生产的商品,要么它必须耗费更多资本和劳动才能获得,而它本来可以用耗费较少成本生产出来的东西与之交换而来的商品”。“对外贸易唯一的直接利益寓于进口之中”,这是穆勒区别于斯密和李嘉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也是穆勒论述相互需求原理的基础。

在穆勒看来,贸易双方实际上是互为供求的关系,即“本国从外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为外国对本国的出口供给”,“外国从本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亦为本国对外国的出口供给”。国际贸易要能够顺利进行,客观上要求“双方的需求都必须足以支付对方的供给”。因此,为了使各国都能够按照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开展贸易,并从中获取正常的贸易利益,“对于贸易双方说来,商品的交换价值应该根据双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具体情况作自动的调整。通过这种调整,各国向其邻国进口商品的需求量恰好足以相互支付”。“当然,建立在这一交换比率基础上的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劈也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

总之,“众所周知,商品的价值总是自我调整以使需求恰好等于供给水平”,所以,“一国产品在同另一国产品相互交换时,其价值水平必须使本国的出口总值正好能够用以支付它的进口总值”。穆勒在此强调的所谓价值将自我调整,以使需求等于供给,实际上说的是,价值的自我调整将使一国的需求等于另一国的需求”4。这就是被穆勒称之为国际需求恒等式Equation of International Demand)的决定国际贸易条件的规律,即所谓相互需求原理Principles of Reciprocal Demand)。相互需求理论基本观点:a.进口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其生产成本,而是由获得成本决定的,而获得成本则是指为了换取进口所需偿付的出口商品的数量。b.物物交换的比率必然在交易双方国内交换比率形成的界限内摆动。c.这一摆动的比率要能稳定下来而成为现实的国际交换价格,必须是贸易双方达到贸易均衡的时候,即一国出口总量刚够支付该国进口总量的价值,或者说必须满足国际需求方程式:d.国际交换价格的摆动方向和幅度,取决于彼此商品需求强度,即对别国产品需求强的国家,它的商品交换对方商品能力就要降低,国际交换价格将偏向于它的国内交换价格,则贸易条件将变得不利,反之,则变得有利。

要素禀赋理论与H-O-S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承认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现实基础,但却脱离古典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轨道,另辟“蹊”径,用各国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取代各国在商品生产与贸易中的劳动投入,开拓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路子。因此,要素禀赋理论一经创立,就在国际经济学界广为传播,被普遍接受,并奉为经典,成为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以及以后国际贸易理论诸多流派的重要理论渊源。其内容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这样的产品:该产品需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是那种在本国是非常充裕而且便宜的。进口的产品则是:该产品的生产要素在国内比较稀缺,而且比较贵。简而言之,就是劳动密集的国家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资本密集型的国家则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注意,这个定理中,并不是像传统的古典贸易理论那样假设比较优势的存在,而是说明了由于两个国家间的要素充裕程度与相对价格不同,导致了两国的商品上相对价格的不同。两国之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与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导致了两国之间要素绝对价格与商品的绝对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了贸易。

H-O-S理论又称要素价格均等定理,这里的S是指萨缪尔森(Samuelson),是他在赫克歇尔与俄林的工作的基础上证明了这个定理,因此被称为H-O-S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定理讲的是: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这样一来国际贸易就成为了国际间要素流动的替代品了。

H-O-S这个定理说明了贸易会对一国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具体来讲就是贸易会提高该国要素相对充裕,价格便宜的要素价格,从而提高这部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反之,对于那些要素相对稀缺,价格高的要素,其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降低。若某些要素是特定的,不能在行业间自由流动的,它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即特定要素模型显示贸易对一国流动要素的影响是不明确的,同时将有利用于出口商品的非流动要素,而不利于用于该国进口商品的非流动要素。萨缪尔森写道:“在任何一个国家中,第一,较高的工资/地租比率必将导致两个生产部门中的劳动/土地比例下降;第二,因而相对于每一个生产部门一定的要素比例而言,只含有一个,而且仅仅只有一个商品价格比率和独一无二的工资/地租比率;第三,最后,工资/地租比率上升导致要素比例变化以后,紧接着一定是布匹同食品的相对价格提高。经过一整套周密、详尽、严谨的数学论证以后,萨缪尔森得出了以下结论:只要两个国家的要素比例不完全一致,只要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各异,(国际贸易的展开)都有望达到要素价格的完全相等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规模经济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是下降的,这就是规模经济的优越性。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生产扩大一定的规模,长期平均总成本开始上升,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由此可见,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

规模经济可分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规模经济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

假设某行业最初由10家厂商组成,每家生产100件产品,整个行业的产出是1000件。现在有两种情形:一,该行业规模扩张了1倍,即由20家厂商组成,每家仍生产100件。生产效率提高了吗?如果提高了,这就是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情形,即厂商效率的提高是由于更大的行业规模。二,若整个行业的产出总量不变,仍是1000件,但只剩下5家厂商,每家各生产200件产品。若每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则存在内部规模经济,也就是说,单个厂商产出越多,长期成本曲线会下降,效率越高。

外部和内部两种规模经济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但是,市场结构一般分为四种,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由于它们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很难在同一个贸易模型中包括这两种不同形态的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外部经济性表现,其产生的根源有很多。例如,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往往会带来外部经济效益。假设一个在中关村的电脑销售公司,每天出售一台电脑,设在北京郊区的电脑生产基地不得不专程开一辆成将这台电脑送到中关村,收取100元,也就是说,每台电脑的运输成本是100元。如果现在有10家电脑公司集中在中关村,每家公司每天只出售一台电脑,这些公司可以共同雇用一辆车运送电脑,这样,每个公司为此只需支付10元。由此产生的成本的下降就是外部规模经济。因为随着行业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渐完善起来,这对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由于企业数量的增多也会下降。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外部经济理论简单地表述为:行业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在具备外部经济的行业中,生产成本则取决于经验。这种经验一般用该行业迄今为止的累积产量来衡量。我们经常用学习曲线来概括这种关系。

在18世纪,钟表行业主要是手工作坊式的,属于技术密集型。当时瑞士恰好满足了该行业的这种特点,所以早期钟表行业在瑞士率先得到发展。随着钟表行业的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经济,进而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长期奠定了瑞士钟表行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必须有国际贸易作为补充,否则,这种建立在产品差异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效果就难以实现。但是,这种国际贸易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建立在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外部经济理论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大的国家将比行业规模小的国家在行业中更有效率,也就是说外部经济可以引起国家产业水平上的规模收益递增,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一样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坎姆模型:说明外部规模导致国际贸易,从而解释“北北贸易”的一个模型是由经济学家默瑞.坎姆在1964年提出的。利用这个模型可以说明为什么两个技术相同、资源禀赋相同,甚至消费者需求偏好相同的国家为什么会进行贸易。

国际贸易学习题

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2.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3)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3.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辆,需求量为100万辆。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4.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的相对价格为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

5.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PSc = 1200 + 0.02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1)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2)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3)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

6.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分别为:Dc=2000-0.02PSc = 1200 + 0.03 P,并假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以下问题:(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与钻石模型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奠定了近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而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超越。虽然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存在着根本区别,但同时它们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一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它去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而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才能获得持久的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并不必然等同于竞争优势,但比较优势可随着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如果国家在某一产品上的相对优势不是可持续的,那么这一相对优势就不是这个国家的竞争优势。那么,究竟什么是一国的竞争优势呢?波特用钻石模型回答了这个问题。

波特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构建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因此把它称为钻石模型。那么这四个要素是怎样影响一国的竞争优势的呢?第一个要素,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波特认为,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第二个要素,需求条件。需求条件指本国市场的需求。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假如国内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国际间数一数二,就会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能满足最难缠的顾客,其它的客户要求就不在话下。比如日本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挑剔是全球出名的,欧洲严格的环保要求也使许多欧洲公司的汽车环保性能、节能性能全球一流。而美国人大大咧咧的消费作风惯坏了汽车工业,致使美国汽车工业在石油危机的打击面前一蹶不振。第三个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波特的研究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以德国印刷机行业为例,德国印刷机雄霸全球,离不开德国造纸业、油墨业、制版业、机械制造业的强势。第四个要素,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这一点与许多传统的观念相矛盾,例如一般认为,国内竞争太激烈,资源会过度消耗,妨碍规模经济的建立;最佳的国内市场状态是有两到三家企业独大,用规模经济和外商抗衡,并促进内部运作的效率化;还有的观念认为,国际型产业并不需要国内市场的对手。波特指出,在其研究的十个国家中,强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而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放眼国内没有竞争对手的“超级明星企业”通常并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马歇尔国际贸易纯理论

技术差距与生命周期理论

标准贸易模型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文献

这里精选了一些有关国际贸易理论、观点、政策的评述性文献,点击论文题目,再点击出现的摘要就可以阅览原文
刘乃郗: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前沿进展——基于企业行为的视角
从企业行为视角出发,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前沿进展进行了梳理,回答了企业开展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关键行为选择问题: 为何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到哪里去投资与如何开展投资或投资什么环节,分别对应着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与投资模式选择。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关于产业政策的新理论。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与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主张的自由贸易相反,它是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贸易干涉与干预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一国可以通过各种政策的干预(如税收、补贴、经济合作等),来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本国厂商的国际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垄断利润由外国向本国的转移,在对本国至关重要的生产领域中创造出比较优势,这样的干预虽然破坏了完全竞争,但却可以增加一国的经济福利。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都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假定的基础上,而战略性贸易政策则是以不完全竞争作为基本的假设前提。

该理论主要包括“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认为,现实经济是不完全竞争。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场上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并不能自行达到最优状态,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从而实现由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的目的。利润转移包括出口补贴、进口保护和征收关税。外部经济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具有的积极作用,市场份额对各国厂商变得更为重要。政府应通过提供补贴或关税保护等适当方式对具有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产业予以适当的保护和扶持,使之增强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理论是以政府干预国际贸易为政策导向的现代保护贸易理论。

加拿大经济学家布兰德和斯本塞(James Brander Barbara Spencer)。他们认为:在不完全竞争下,出口补贴的效应不同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考察的出口补贴效应。如果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那么出口补贴可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若新增的利润能够抵消出口补贴的成本,那么实行出口补贴就可提高本国福利。他们提出出口补贴的双寡头模型。市场结构双寡头垄断,一家本国厂商、一家外国厂商;在第三国市场展开竞争,不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任何产品。政府对本国厂商进行出口补贴将扩大其销售水平。HH线因为补贴向右移动,这是本国厂商扩大销售成为可能,和外国的反应函数FF相交于E’点。本国厂商扩大的的销售和提高的收益率增进了本国的生产者剩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者剩余的增加超出了补贴的成本开支,本国福利将能因补贴而得到改善。

克鲁格曼以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为例对以补贴促进出口的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这是个典型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博弈论分析。假定这两家公司生产技术和能力相近,都有能力生产一种可坐500名乘客的大客机,而生产这种客机又具有规模经济。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两家公司都生产,两家公司都会亏本。如果两家公司都不生产,虽然谁也不会亏本,但谁也没有利润。只有一家生产而另一家不生产的情况下,生产的那家才会有足够的生产量而获得利润。利润、亏损用正负数表示。谁先进入谁生产,另一公司不再进入。因此有两种博弈均衡:如果波音先进入,空中客车只有亏损生产和不生产不亏损两种选择,理性选择是不生产。如果空中客车率先进入,波音也同样有两个选择,结果也是放弃市场。假设波音公司稍微领先一步,空中客车就没有进入市场的激励。结局就会是表右上方的情形,波音公司将获得利润。现在假设欧洲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承诺如果空中客车进入该市场政府就给空中客车25单位的补贴。这时,无论波音公司做何决策,空中客车都可以从这种飞机的生产中获利。而波音公司目前知道,如果它选择生产,它将不可避免地蒙受损失。因此,现在成了波音公司被排除在市场之外。事实上,政府补贴使波音公司的先发优势不复存在了。相反,空中客车因此获得了进入市场的优势。

外国政府可能会采取同样的措施:上例中如果美国政府也对波音公司进行补贴,结果是两家都生产。虽然两家公司在政府补贴下仍能获利,但各国政府的支出大于企业所得利益,整个经济是净损失。现实如何?空中客车公司确实得到补贴,但波音没有被排挤出市场。首要问题是信息不充分。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双方收益矩阵,事实上很难,此时,政府很难判断什么样的补贴政策有效。波音有某种潜在优势(技术或管理等有优势)。波音单独生产可以获得更高利润,即使双方瓜分市场,波音公司也能盈利。所以,波音肯定会生产,而空客没有补贴不会生产。如欧洲政府补贴25单位,那么收益矩阵如表2。结果两企业都生产。补贴的结果波音没被赶出市场,空中客车虽然进入,但利润仅有5单位,远小于25单位补贴。政策不成功,现实也许更糟糕。因为不知道详细信息,可能给与补贴也不能使本国垄断企业进入市场。

Brander and Spencer(1981)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进口国有可能通过征收关税分享利润,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克鲁格曼认为,假定市场由寡头垄断并分割,以及存在规模经济效应,那么,进口保护能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政府可以通过贸易保护(关税和配额)全部或局部封锁本国市场,赋予本国厂商在特定市场上的特权地位,则销售量增加,边际成本递减;国外厂商则相反。贸易障碍增强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这样,通过产量边际成本产量之间的决定和相互强化机制,可以为本国厂商带来滚动增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关税的贸易效应分析

关税是一国贸易政策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是一国政府设置的海关依据国家制定的海关法则和税则,对通过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总起来看,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与自由贸易的作用正好相反,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引发各种经济效应&相关国家福利水平的变化。

一国征收关税,会产生保护效应、消费效应、贸易效应、财政效应、再分配效应和国际收支效应。小国A国内市场X商品(可进口商品)的需求曲线是D,国内供给曲线S,自由贸易下,世界市场X 价格是Pw(低于国内市场封闭均衡价格Pe),不征收关税,A国国内生产&消费者面临价格Pw,生产Q1 ,消费Q2,进口Q1Q2,现A国按从价税率t征税,商品加价,则国内价格Pt。

关税的价格效应是指征收关税对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征收前,是Pw,征收关税后,是Pt= Pw (1+t),关税完全为商品加价,关税全部由国内消费者承担。征收关税后,国内消费量从OQ2减少到OQ4,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失,消费者剩余损失为a+b+c+d。

价格提升,国内生产产量提高,导致国内生产资源的转移,该国资源配置下降。征收关税后,国内生产增加Q1Q3,生产者剩余增加a。征收关税后,进口数量由Q1Q2减少到Q3Q4,其中,Q2Q4是消费减少所致,减少的Q1Q3是生产增加所致。关税贸易之和是消费贸易和生产贸易之和。财政收入为面积C,小国情况下,征收税收是由国内消费者支付。一部分是财政收入,一部分为行为费用,如海关官员报酬。关税造成收入从国内消费者向国内生产者和政府再分配的转移。造成收入从该国丰富生产要素(生产可出口商品)向该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进口竞争产品)的再分配。图中生产者剩余a和财政收入c都是消费者负担转移的结果。

无法影响该商品的国际价格,也不影响本国出口商品价格,所以贸易条件不变。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生产者剩余增加(a)、政府税收(c)。净福利就是:-(a+b+c+d)+a+c= -(b+d),就是关税的社会成本。其中b是关税保护的生产成本,是生产效率的净损失;d是关税保护的消费成本,是消费损失。一般的,需求弹性越大,则消费效应越大,供给弹性大,则生产效应大。

如果关税征收国是大国,即其国内供求的变化足以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则征收关税后,由于价格的上涨,该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要下降,从而引起世界市场价格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关税负担实际上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征收关税后的国内市场价格等于征收关税后的世界价格(低于征收关税前或自由贸易下的世界价格)加上关税。

配额的贸易效应分析

规模经济与坎姆模型

关税的均衡分析

关税同盟理论及效应分析

关税同盟理论主要内容,关税同盟理论名词解释传统观点认为,关税同盟等经济一体化的经济行为对关税减让以及走向贸易自由化,关税同盟理论增进人类社会福利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学家雅各布•范纳(Jacob Viner)在其1950年出版的著作《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作了详细的分析。范纳认为,关税同盟可为成员方带来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效应,并且,他认为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关税同盟都会增加福利。因此,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所谓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就是在一系列假定前提下,如假定关税同盟国均为充分就业;产品的消费比例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等,关税同盟理论来分析关税同盟形成以后产生的效果。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包括了带来正效应的贸易创造和带来负效应的贸易转移两个方面。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是指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而使一个成员方的部分国内高成本产出被来自其他成员方低成本产出的进口所取代而增加的收益。由于贸易创造来自因关税同盟的建立而使成员方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成员方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因此能够提高成员方的福利水平。关税同盟理论贸易创造效果使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假定A,B.C三国生产X商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35, $25,$20,如果A国征收100%的进口关税,则本国X商品的售价最低,因此,A国将自行生产X商品,不会从B, C两国进口。若A, B两国成立关税同盟后,A国取消对B国的关税,两国共同的对外关税仍为100%,则B国产品价格最低.A国就会从B国进口X商品,A, B两国之间就会产生新的贸易。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则是指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使原来由同盟外的低成本国家提供的产品转由同盟内的高成本成员提供而造成的损失。在关税同盟实施对外贸易保护下的这部分产品的生产是缺乏效率的。因此,贸易转移意味着福利的损失。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建立关税同盟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关税同盟的建立能否为同盟国带来好处,取决于关税同盟成立后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相互对比关系。只有在因关税同盟建立而使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建立关税同盟才会增加成员方的福利。因此,关税同盟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响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各种因素。第一,取决于关税同盟成立前成员国的关税水平。关税同盟成立以前关税水平越高,同盟成立后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如果关税同盟成立前,关税是禁止性的,以至于A国的进口量为零,那末,关税同盟成立后,就只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而不存在任何的贸易转移效应。第二,取决于关税同盟规模的大小。关税同盟包括的成员国越多,关税同盟的正效应就越大。这也就是说存在着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即当整个世界组成为同一个关税同盟时,就只有贸易创造效应,而不会存在贸易转移效应。第三,取决于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供给和需求弹性的大小。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应也越大。除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以外,关税同盟的建立还会带来一些其他方面的静态效应。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改善同盟成员对外的贸易条件;增强对外谈判能力。

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有时,这种动态效应远比表态效应 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市场扩大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在排斥第在国产品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有成员国的国内市场组成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市场扩大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这种效应与幼稚产业论有某些相似之处,因而比较适合于一些国内市场狭小或比较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其次是竞争效应。

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据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在员同类企业的竞争。从而在同盟内营造出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第三,外部投资效应。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达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产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第四,是负面影响。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式。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 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就不容忽视。还有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些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别将逐步拉大。

国际贸易政策应用文献

这里精选了一些有关国际贸易政策及重要应用的研究性文献,点击论文题目,再点击出现的摘要就可以阅览原文

萨缪尔森的国际贸易学贡献

特定要素模型是保罗·萨缪尔森和罗纳德·琼斯创建发展的。这个模型假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供给可以在两个部门间进行配置。与李嘉图模型不同的是,特定要素模型中存在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劳动可以在部门间流动,是一种流动要素。其他要素则是特定的,只能被用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

所谓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如汽车行业的资本不能用于纺织行业,纺织行业的资本也不适合于汽车行业,因此,这两个行业所使用的都是特定资本。在短期内,假设有一个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即不能加以调整,而另一个生产要素则可自由变动。通常我们视资本在短期内是不能变动的,即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之所以认为资本在短期内不能流动,一个主要理由是资本在短期内属于一种“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关于生产要素性质的分析也同样适用于另外一种情形:生产要素包括三种,但每种生产只使用其中的两种要素。例如,小麦生产使用土地和劳动两种要素,而服装生产使用资本和劳动。实际上,在这个例子中,土地和资本都属于特定要素,只不过这里要素的特定性与时间无关,特定要素模型同样适用于分析三种要素下的特定要素问题。根据特定的要素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是:贸易对一国流动要素的影响是不明确的,同时将有利于用于该国出口商品的非流动要素,而不利于该国进口商品的非流动要素。

模型的均衡1)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贸易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2)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了进口部门。这必然引起劳动由进口部门向出口部门转移。3)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升。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升。4)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萨缪尔森于1948年发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一文,在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The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该理论被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

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是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的。俄林则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是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替代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是要素价格呈现均等化趋势。萨缪尔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理论被称为H-O-S理论,它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萨缪尔森认为,在完全竞争和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P=MC),边际成本由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价格决定。国际贸易改变了产品的相对价格,必然也将改变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自由贸易将带来国际同质生产要素相对和绝对的价格均等。自由贸易不仅会使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所有的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率(租金),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要素价格均等说(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可以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S-S(开展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在《保护主义与实际工资》(1941)一文中,提出关于关税对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或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被称之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该定理证明了实行保护主义会提高一国相对稀缺要素的实际报酬。

同时回答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即要素报酬问题,短期内出口部门所使用的要素都获利,进口部门所使用的要素都遭受损失;长期过程中,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获利,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受损。

罗伯津斯基定理

超贸易保护政策

世界贸易格局

2021年世界GDP美国22.94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中国GDP超过整个欧盟的GDP,稳居世界经济体第二位。目前,印度和中国人口数量并驾齐驱,都超过了14亿人。

2022年,全球贸易总额为32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全球货物贸易总额为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为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分析,推动贸易增长的因素有:在港口的物流问题已得到解决;船舶的运输能力得到了提高;海运的成本已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而对贸易发展前景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则包括:通货膨胀;利率的上涨;能源、食品和金属价格高昂。

2013年以来,中国商品外贸总额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更是超过6万亿美元。美国商品贸易逆差高达1万亿美元以上。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仍居第二位,但逆差有缩小趋势。中国外贸依存度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以后稳步下降,2021年中国外贸依存度是0.359。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日本、印度、巴西外贸依存度较低。

中国目前的外贸顺差国集中在美国、荷兰、印度、英国、墨西哥等国,而逆差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巴西、瑞士。我国海关总署公开的信息显示:2022全年的进出口商品总金额攀升至6.31万亿美元的高位,上涨4.4%,继续在全球各国中位居榜首。其中,出口商品金额接近3.594万亿美元,同比上涨7%。在我国外贸金额、顺差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美国外贸总额。逆差金额也创下了新高——美国2022年的商品进出口总金额扩大至5.363万亿美元,上年为4.613万亿美元,同比大增16.3%。其次是德国、荷兰、日本、法国、韩国、意大利。

5/5

课程评价

5/5

版权所有©蝈蝈星空          版权所有©笑傲江湖之小鱼儿          豫ICP备2022001021号-2          豫公网安备4101030200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