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自由主义流派的一个分支,供给主义学派在其主要理论观点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政策的主张,其思想精髓即是一个“减”字,减少税负、减少干预、减少福利、减少通胀。

减少税负。供给学派认为,要增加供给,就必须减税,只有减税,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及个人,才有增加投资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储蓄的可能性。供给学派认为,高边际税率条件下劳动量和投资量的减少,一方面会使失业率升高,另一方面会降低生产效率,使产量减少,出现供需失衡,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形成负面影响。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供给学派从萨伊定律出发,认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总是均衡的。供给学派主张要精简政府的规章制度,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让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经济活动。供给学派相信减少政府干预,能增强企业的运行效率,因而敦促政府撤销限制价格、最低工资法令,放宽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商品检验等条件以刺激企业的经济活动,增加供给。

减少福利支出。供给学派主张减税的同时削减政府支出。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支出过多会形成赤字,而为了弥补赤字须增发政府公债,这又会挤占企业和个人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导致投资率下降,经济萎缩,因此减税和控制政府公共支出,这是治理滞胀的最有效手段。

稳定币值,减少货币供应。供给学派认为,用紧缩性政策反通货膨胀会产生不利的供给效应,结果反而引起价格水平上涨。因此供给主义学派主张采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应该与经济增长相一致,货币价值应该保持稳定,应恢复金本位制。

在上述经济政策主张中,供给学派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是减税。他们的政策也获得了一些国家政府与理论界的响应,里根政府以及撒切尔政府采用了供给学派的部分政策主张,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然而供给学派主张全面减税的政策也逐渐暴露出问题,那就是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利率上升,对外贸易也出现赤字。于是在里根离职之后,供给学派又迅速丧失信任,出现了所谓的里根大衰退,也为凯恩斯主义的复辟奠定了基调。凯恩斯复辟的潮流中,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反周期调节,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经济思想,且美国政府更多地将需求侧与供给侧调节相结合,在供给端通过适当减税来刺激生产,在需求端则鼓励节支来控制财政赤字。同时,美国高科技进一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带领美国经济进入了战后最长的繁荣周期。供给学派也因凯恩斯主义的复辟再次失势。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