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经济学派别较为复杂,各有特色。就影响力而言,主要有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民生主义,当然中国传统经济也有一定市场。

中国经济学界的英美派信奉新古典经济学,他们是当时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流派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研究如何发展生产(工业化),防止经济波动,减少失业和抑制通货膨胀,马寅初的《中国经济改造》为代表作。主要学术社团为中国经济学社,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介绍外国经济学说,刊印经济书籍”为宗旨。主要成员有刘大钧、戴乐仁、马寅初、金问泗、程万里、陈其采等经济学家,对学术界以及经济政策都有很大影响。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揭露其矛盾和走向毁灭规律。陈翰笙、薛暮桥等组织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主要学术团体。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33年创办《中国农村》月刊,其后创办中国经济情报社和文化资料供应社,向各报刊提供经济论文和经济资料。不久又成立新知书店,主要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农研会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为代表作。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民国后期影响力最大,不仅在经济学甚至在政治领域都是当时的主流理论。

民生主义为孙中山三民主义之一,后来成为国民党政府的官方意识形态。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兴起了建立民生主义经济学的热潮。信奉民生主义的经济学者主张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理论学理化,建立一个既反对马克思主义又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新经济学。蒋介石《中国经济学说》被称为民生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作,该书旨在弘扬中国先哲的经济学问,对抗与批驳国内流行的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派学说,以“树立独立自由的经济思想”。经济学家祝世康建立了民生主义经济学社,发行《经济论衡》杂志,出版民生主义经济学系列丛书。主要代表人物有立法院的陈长衡、楼桐荪、吴尚鹰与陈伯庄等。民生主义经济学是具有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性质的经济思想。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经济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影响大大削弱,然而它并没有消失,以农立国”的章士钊、梁漱溟、晏阳初等为其代表。三大流行经济思想对传统经济思想的态度不同,民生主义经济学提倡中国固有思想,提出“发扬旧道德,建设新中国”的口号;英美派经济学家马寅初等偏向于批评传统思想,唐庆增进而提出整理旧思想,建立新经济科学的主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传统经济思想也主要持批判态度。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版权所有©蝈蝈星空          版权所有©笑傲江湖之小鱼儿          豫ICP备2022001021号-2          豫公网安备4101030200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