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商业起源很早,但在几千年的历史上,由于文明的主要形式是农业,而且集权官僚制度又采用重本抑末”这一基本国策,工商业处于从属和被抑制的地位,但从来没有哪个朝代提出过消灭工商业的政策,这说明工商业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重要性。从朝代的更替看,工商业的发展有其延续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工商业本身可分为诸多业,如冶炼、制盐、陶瓷、纺织、造纸、印刷等手工业,以及商业中的各种专卖、行商、坐商、官商、民商等。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历史、文化、政治及农业、交通等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古代工商业的缓慢发展,与当时处于农业文明的大环境下有直接关系,而即使在这种条件下,工商业依然在向上,向前发展,这表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内在趋势。

在商朝事情,工商业受到重视,发展较快。春秋时期,工商业也有很大进步。但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兼并战争不断,各国为了战争需要,重农抑商就成为经济发展主流。自秦之后的2000年封建王朝,重农抑商、重本抑末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思想。然而也有些思想家和政治家鼓励工商业发展,倡导工商业发展应该和农业发展具有同等地位。

司马迁认为,人要生存,需要有自然资源,也需要有农、虞、工、商等部门的经济活动。司马迁说:“古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他还强调,“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农、工、商、虞的社会分工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农、工、商、虞是富国富民的源泉和原动力。汉武帝时期的大司农桑弘羊重视商业发展,富国的途径很多,商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财富来源,他还分析了商品流通的重要性,商品流通是互通有无的桥梁。他还重视对外贸易发展,一是有利于控制外国,二是利用本国富余商品换回本国稀有的商品。董仲舒则反对国家对商品经济的过度干预,认为由政府来垄断工商业经营,实质上是国家用权力进行寻租,也是一种于民争利的行为。这意味着人民将失去生存的途径,走投无路的农民必定会揭竿而起。他是中国工商业自由发展的主要先驱之一。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版权所有©蝈蝈星空          版权所有©笑傲江湖之小鱼儿          豫ICP备2022001021号-2          豫公网安备4101030200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