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中国最大最持久最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对经济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也在随条件而不断调整。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农业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首次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并列,并且物质文明建设居于前列。会议确定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的指南。1987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会议还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0年翻―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三大报告不仅单列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主要贡献是凝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其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单列为生态建设,说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中,中国在80年代首先确定了四个经济特区,给它们以优惠政策和强大扶持力度,保证了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实施不平衡梯度发展战略,有限发展东部沿海区域,保证资源的市场化优化配置。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应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向充分利用比较资源优势转轨,应是我们改革的根本目标。所谓充分利用比较资源优势,林毅夫解释说,就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如何根据当地具有的相比较而言的优势资源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1997年,中国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策略,解决西部经济落后问题。2004年,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同年,国务院提出东北振兴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张培刚提出建立新发展经济学,将社会主义国家也列入研究对象,工业化是新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变革,最终导致整个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变革。传统经济研究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混为一谈,谭崇台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经济有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还意味着随着产出数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投入的结构变化及一般条件变化。经济发展包括产业结构变化,收入分配不均衡改善,贫困程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中国经济战略遵循发展经济学规律,创造了“中国模式”,从最初的只重视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改革开放后,我国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实施了追赶型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休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