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除剥削,必须使销售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罗宾逊认为,为了消除不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剥削,市场必须变成完全竞争结构:

因此消除市场的缺陷必定会降低产品的价格。它也有可能改变以前这个行业所雇佣的大量工人的边际自然生产力,因为这些工人现在被组织在一个最优企业中而不是次优企业中。在以前的位置上,他们所得到的少于当时的边际物质产品的价值,而在新的位置上,他们将得到他们边际物质产品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新的位置上比在以前的位置上更好,因为边际物质产品的价值可能会减少,边际物质产品减少,而且产品的价格必然下降。[1]

在现实经济世界中,由于劳动力流动极为频繁,流动成本较低,因此劳动力买方垄断市场并不是很多。也有一些存在,比如公办教师、护士等。罗宾逊对剥削极度不满,对工人充满同情,她认为,最穷而同时又最易受剥削的生产要素是没有组织的非熟练工人,她还认为,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剥削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她的剥削理论有一定科学成分,但她并没有认识到剥削的实质。她试图用生产要素都存在剥削的命题,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否认垄断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根本对立。罗宾逊从流通领域,用市场的供求状况解释产生剥削的原因,把剥削产生的根本原因归之为劳动供给或商品需求缺乏完全弹性,并用所谓需求弹性来衡量剥削程度,她还认为剥削在一定条件下对工人有利,消除剥削反而对工人不利,这是十分错误的。马克思认为,剥削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就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罗宾逊的剥削理论存在很大缺陷。

罗宾逊的买方垄断理论和剥削理论有较大影响力,尤其是它的政策意义。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曾经根据她的研究成果制定实施了三项法案:《国家劳动关系法案》(又称《瓦格纳法案》)、《罗宾逊帕特曼法案》、《公平劳动标准法案》,这三个法案的出台,保护了工人的基本权益,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体现了罗宾逊在经济学说上的影响力。

[1] Joan Robinso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London:Macmillan,1933:284-285.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版权所有©蝈蝈星空          版权所有©笑傲江湖之小鱼儿          豫ICP备2022001021号-2          豫公网安备41010302002885